(本报讯)新农村建设国家目标计划是平阳省过去期间坚决指导和实施的重点计划之一。在整个政治体系的强力、同步参与和居民社区的积极参与下,该计划为全省农村地区带来了显著变化。
农村全面发展
昨天(5月28日)上午,省人民委员会召开2021-2025年阶段平阳省新农村建设与可持续减贫国家目标计划总结会议。省委常委、省人民议会主席阮文禄,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裴明盛出席会议。

2021-2025年期间,平阳省努力根据中央的指导和本省特点同步落实各项任务和措施。全省各级、各部门、各地方已努力同步落实新农村建设计划,并与本省、各市县的城市发展路线图相结合。特别是,全省农村地区的经济技术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得到大力投资,迅速发生了变化。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社区活动等设施系统日益宽敞,满足了农村居民的需求。许多好的、有创意的、行之有效的做法已得到实践检验,为本省新农村建设工作创造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达到升级版新农村建设标准和示范新农村建设标准的乡份大多位于边远地区,起点低,但通过努力已经提前完成目标。这些乡不仅注重发展生产,而且还注重文化、教育、数字化转型,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新农村建设中,以发展经济,缩小城乡差距。
作为与试点建设“智慧村”相结合的示范新农村乡的居民,家住新渊市白藤乡平兴邑的吴氏明兰女士分享道:“自从实施新农村乡建设计划以来,至今白藤乡达到了文化方面的示范新农村建设标准,我清楚地感受到每天的变化,特别是电力、道路、学校、车站系统和许多文化设施都得到投资和建设宽敞。许多家庭自愿捐地用于开路,修建庭院、围墙,使村道、巷弄宽敞、清洁、美丽。我对家乡的变化感到非常兴奋。”
截至目前,全省38个乡中有38个已达到升级版新农村建设标准,12个已达到示范新农村建设标准;6个市县中有3个已达到新农村建设标准/完成了新农村建设任务。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平阳省没有新农村项目投资资金拖欠情况。2021-2025年期间,全省新农村建设投资资金总额超过12万亿越盾;其中,预算资金占72%,自筹资金、信贷资金、企业资金和居民社区捐献的资金占28%。 |
此外,“一乡一品”(OCOP)计划强劲发展。目前,全省共有274个OCOP产品,其中有4个四星级OCOP产品,270个三星级OCOP产品。减贫计划卓有成效,本省贫困线比中央贫困线高出1.3倍;根据本省贫困标准,省内贫困户率目前仅为1.06%。
迈向智慧新农村
平阳省在2021-2025年期间成功建设示范新农村乡,结合在新渊市白藤乡试点建设“智慧村”,旨在提升新农村标准的质量,并在示范新农村为民众带来的核心经济和文化价值方面实现显著转变。基于试点模式,至今富教县正在制定县内“智慧村”提案。该提案重点关注智慧体制、智慧资源、智慧基础设施、智慧服务、智慧生产经营等关键内容。
农业与环境厅厅长范文琫表示,将新农村建设确定为一项有起点、没有终点的任务,旨在缩小城乡差距,平阳省已主动、创意建设新农村。迄今,平阳已投资新建、升级改造和维修大量农村基础设施,满足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需求;推广应用高科技农业和有机农业生产模式,为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村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发挥已取得的成果,平阳省将继续朝着生态农业、现代农村、文明农民的方向推进新农村建设;注重创新与科学技术在农产品生产、保管、加工和消费中的应用,实现农业农村致富。同时,本省以先进科技应用、数字化转型、机械化、自动化为基础推动农业向现代化、商品化、集中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确保食品安全;紧密结合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结合农产品生产与保管、加工、消费;鼓励发展绿色、有机、循环农业。
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裴明盛在会上发表指导性讲话时表示,农业与环境厅——省新农村建设国家目标计划实施指导委员会常务机构,要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计划的深入实施,在整个政治体系和人民中产生深远影响,核心目标是提高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和收入。同时,农业与环境厅要关注将农村经济发展与价值链相结合,推动农业结构向高科技、有机、智慧方向调整;将经济发展与保护农村文化特色相结合,保护和发展传统产品和地方特产,形成生态农业模式,打造旅游目的地,推动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发展,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
(记者瑞芳、青泉)